优化社区养老服务,新解“颐养天年”
社区养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以上门服务为主,托老所服务为辅的整合社会力量的养老模式。它是通过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逐步建立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服务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文体娱乐及医疗保健养生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
图片摘自网络
图片摘自网络
1、老年服务形式化严重
当前许多社区都存在老年设施与服务短缺的问题。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老年人设施,在社区空出一个地方作为老年人的活动中心,而且挂了一块类似“老年人社区娱乐中心”的牌子,但由于设施过于简单,服务内容过于单一,致使许多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流于形式。
更离谱的是有些社区“老年人活动中心”,成为了“年轻人活动场所”,有的成了歌舞厅、游戏室,也有的成了商场、门市房。因此,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针对性的老年人服务体系是非常迫切和重要的。
2、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培训
近年来创办起来的养老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缺乏专业标准,普遍雇用的是一些文化素质偏低的合同工或临时工,或是出于照顾,吸纳一些下岗女工,在观念上认为这类工作本身就无多少学问或技能,更谈不上专业培训了。
其实老年人较婴幼儿和其他年龄段的人来讲,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呈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更需要专业护理,更渴望体贴入微的温情,照料老年人决不仅仅是个住宿、衣食问题,更多的是精神和心理问题,只有专业护理人员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3、医疗保健和护理设施不健全,服务不专业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特别是高龄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患病率上升,器官功能退化,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老年人口对医疗保健、家庭护理和生活照料的需求大大增加。然而现在的很多社区在这方面的设施很简陋,只有简单的医务室,没有老年医学方面的专家坐诊,更没有相关的科室设置,不具备医疗急救和提供专业护理的能力。
图片摘自网络
4、分配机制不合理
社区服务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人员提供服务,需要有具体的个人提供老年人需要的需求。那么在目前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提供服务的这些人应该给予怎样的劳动报酬呢?不同的劳动报酬提供的服务质量肯定是不一样的,这里主要是指一些难于衡量的标准,比如端水、喂饭。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劳动者是否可以提供激励措施,比如年轻人提供服务,把年轻人提供服务的时间换算到对这些年轻人若干年后年老时的服务价值,或者对于社区服务的年轻人给予待遇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抑或在某些方面录取时给予适当的加分政策。
图片摘自网络
图片摘自网络
5、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在我国,除去第一产业的农业,第二产业的工业及制造业,剩余的都是服务业。细分到对老年的社区养老方面,这些法律、法规亟需建立对应的制度。这样有了标准,就有了参考的依据,这样对社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就有了法律保障,对社区养老就有了正确的指导方向,就能够保证社区老年人晚年生活丰富而多彩,实现老有可依、老有可养、老有所享。
图片摘自网络
图片摘自网络
总 结